返回列表 发帖

[图文游记] 再见,我的拉萨!(转自己一篇6年前游记)

发表于 2007-6-18 22:33:34

本游记为:2007,我的西藏-----陇上行!最后一部。

-----再见,我的拉萨!


发表于 2007-6-20 13:00:58

出东措,坐106,到拉萨市公安局,向南走二百米,坐111,终点就是色拉寺。

111路公交车上的摇经老人和女售票员。



111路的终点。


TOP

发表于 2007-6-20 13:09:27

下公交车,要走一段路,五百多米。

然后,有一段上坡路。实际上,这段路,就是一个农贸市场。






TOP

发表于 2007-6-20 13:16:38

藏族妇女撑不住岁月,这个哺乳孩子的少妇,不会超过二十五周岁。


在小摊上忙碌的藏族大婶。

TOP

发表于 2007-6-20 13:25:06




大家仔细看好这张PP,有实用价值。

左边哪个门,就是色拉寺的正门。右面一棵大树,不远处,站着一个人。

就从站着哪个人的地方,一条土路,向上蜒开。走过去,一直走,你就会直接进到色拉寺的后院里。

TOP

发表于 2007-6-20 13:28:47

先直走二百米。有点坡。

再直走二百米。还是有点坡。

然后,到了。

这是给藏民留着转山转经的路,没人拦你。


TOP

发表于 2007-6-20 13:52:32

六字真言在西藏无处不在。我老是记不住,只能一遍遍哼唱韩红的哪首家乡日喀则。

色拉寺里更是比比皆是。

大墙外的。(音是这样的:欧 玛 呢 呗 泥 哄)





TOP

发表于 2007-6-20 14:13:43


一拐角,就可以进院子了。在这,遇到一个藏族老头。

这老头是我在西藏见过的,最有商业头脑的老人家。真的让我很服。

他把在庙里随处可以拾到的瓦片,用刀刻上了六字真言。

真的让人感觉不错,很古朴。

十元一块。









TOP

发表于 2007-6-20 14:20:17

进得入院,便到了后山的脚下。山名我不知,却见满山都是浑圆的大石,石头上都是色彩艳丽的藏画。

涂料是金属材料制成,经历风雨,时光弥久,色彩也不褪色。

我拍了不少,多发几个吧。








TOP

发表于 2007-6-20 14:22:14









TOP

发表于 2007-6-20 14:25:01

TOP

发表于 2007-6-20 14:25:01











TOP

发表于 2007-6-20 14:29:03

这就是色拉寺。六大黄教寺院之一。





TOP

发表于 2007-6-20 14:49:41

在这后山上,我遇到了第二个叫达真的藏族小姑娘。

给她照的相片,是我此次西藏行,所有片子中,最喜欢的一张。

西藏归来,即使到今天,我也对两个孩子有欠疚之心。一个是在雅江,一个就是在色拉寺的后山。

小达真的父母在寺里上香,她一个人背着弟弟,牵着妹妹在等。

我给她照完后,给她钱,她不要,用手推开钱。我给她巧克力和大白兔,她笑了,接下,先给了妹妹。

过了一会儿,我再给她钱,她想一想,接受了。她羞涩地提出,想看看片子。我认真地一个一个地放给她看。她笑的很开心。我们简单的聊了几句,她的汉语还可以。

我应该把这个孩子的地址要下来,或是把我的地址给她。想一家三个孩子,应该不是很富裕,有弟弟妹妹要照顾,不知道她能不能读书。。。。能读多久。。。。。

我很喜欢这个孩子。以陇上的实力,接济她读书,一直走下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寺院里,逛了不到十分钟,我回去找,小达真已经不在了。

也许,我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我却没有。

人啊,就是这样,一犹豫,就是一个遗憾。

TOP

发表于 2007-6-20 14:52:11








TOP

发表于 2007-6-18 22:47:40

看过了布达拉、大昭寺,游历了巴松措、雅江,吃过了藏餐,进过了藏族人家。

拉萨,已从初恋情人般的炽热,变成了绵绵的情长。

对它,不再陌生。

脚步,也不再急急匆匆。

TOP

发表于 2007-6-18 22:53:16

这是念青唐古拉山口,翻过去,不远,就可以看到那木错了。



当你能远眺到这汪碧水时,实际上,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


TOP

发表于 2007-6-18 23:07:09




走近那木错了。请您仔细看这个画面上的两个黑点。(原谅我,不能把镜头拉近)我原以为是讲究浪漫的人士,坐在湖边发呆。想凑过去,聊聊。走近看,竟然是几个藏族姑娘,蹲在哪里,,,,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她们的民族服装有多大的优势。袍子一撩,人就可以蹲下,大行方便之事。而且,就是在边上,你什么也看不到。比带个伞强多了。那我赶快逃走。无知者无畏。

TOP

发表于 2007-6-18 23:13:05


那木错,久闻盛名了。

终于站到了你的面前。








TOP

发表于 2007-6-19 23:41:11

这就是湖畔有名的扎西半岛。

想要发呆,要么蹲在湖边(不要让人误解是藏族女性啊),要么你就爬上山去。

山不在高,有海拨则成。不过百米,爬上去,你试试!?





TOP

发表于 2007-6-19 23:44:50


湖边的白塔。

换个地方,我就不拍它了。可是,在湖边,不拍不成,太独孤了。

一汪湖水,唯它独守。


与白塔相对应的,只有这两块巨石了。


TOP

发表于 2007-6-19 23:53:21

美景之中,不忘英雄本色。

那木错MM。

没照好,想换个角度,却只有美人背影。无奈。


TOP

发表于 2007-6-19 23:57:03


湖边到处可见经幡飘扬。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01:32

据说,天气不同,角度不同,那木错的水,可以拍出三种颜色----蓝,绿,黑。

我拍到了两种。

湖边到处是拍照留影的人群。

中国人就是这样,来了,照了,就是游了。我也这样。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05:05

整个湖边,除了人和马以外,这是我发现的第三,第四生命元素。没有找到第五元素。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11:24

这两个孩子就呆在湖边的一个角落,晒太阳。脏之极。

也不说话,也不乞讨。

我把哪天带的巧克力都给了他俩。想了想,又给了点零钱。

他们表现出了生命力的顽强。

他们没有让我产生可怜的感觉。




那木错,应该是属于他们的。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17:14

湖边有成片的简易房子了。旅店,饭店,,,很商业化。

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基本都是藏民经营,川军还没有占领,或是没能占领。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24:13

藏族人做起生意,让人感觉挺有意思,憨厚中透着点心眼,笨拙中努力表现精明,还不是汉人敌手,呵,,呵,,

再就是,我发现,藏民特喜欢打台球。几呼在我走过的所有地方,都看到了藏族同胞认真击球的身影。

那木错,这四千多的地方,这风不小的天,照样。

----强烈的爱好。

五千多米的地方支上一桌,让丁俊辉试试??也不一定是老大。

我在那木错,又感觉到了高原反应想和我亲热一下。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33:00

有这样的饭店,不错了。

进这样的饭店,你就什么也别挑。闭上眼,吃。

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就当扶贫。

想一想,有多少人,能把钱花在这个地方啊?圣湖之畔。

你就骄傲着吧。心疼也别说。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39:05

再见,我的圣湖。

再见,湖边的姑娘。

再见,那木错。



4rkGHsjL.jpg
(44.4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再见,我的拉萨!

2007-6-20 00:38 上传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39:05


再见,我的圣湖。

再见,湖边的姑娘。

再见,那木错。




TOP

发表于 2007-6-20 00:43:24

再回东措202。

发现,村里来新人了。

女生宿舍里,第二个男生出现。不再独自受宠。

加拿大人-----考斯特(就这么个译音吧,没整明白)


TOP

发表于 2007-6-20 09:21:17

回202时,考斯特(以下称老考)出去逛街。我躺下,翻翻书,老考进来了。打个招呼,hello吧!

老考看见我打招呼,直接奔到我床边,用手指嘴,同时咳嗽。我估摸着是口渴了,----water??同时下床,接了杯水递给他。怎么的也是一老者,接杯水是应该的。----you must more water!又客气了一句:can i help you?怎么的也是国际友人啊。他接过,喝掉,还是重复刚才的动作,嘴里急切地说着什么。我不解。老实回答:ican only simple english. i don't know.

TNND!上学的时候,我英语本就是两脚猫的功夫,管什么也不是,十几年也没有说过了,难为我。

老考回到自已床上,找了本英汉字典,拨了半天,拿过来,指着一个单词给我看。----lung,肺,肺炎!

我明白了。敢情老考不舒服,怀疑自己得了肺炎-----i see!!这就好办了。

我赶忙打开包,找到了复方安乃近胶囊(好象是叫这个名字),消热去火解毒,治感冒发烧肺炎。

我一手拿药,一手比划:first time,six! secend time ,four!again,four! four!!do you understand?

tnnd!我发现,他说的,我只能听懂个别句子或单词,可是我说的,他都能听懂,一直ok,ok的。

帮他把药吃了。也没有什么事,就聊几句吧。可我会的整。

-------where do you come from? -----what do you here?

老考可能觉得遇到知音了----会说英语的。哇,哇,,说了一大片。-------我一句没听懂。

有个单词觉得耳熟。-----canada?加拿大??老考----yeah!

TOP

发表于 2007-6-20 09:50:44

加拿大!!好啊!我就开始蒙事。

------canada is a beautiful country! i like it,very much!

-----白求恩,is a great dorcter,most of chianes like he ,he is fine to chianes .......(单词字母肯定错一半,但是发音还可以蒙事啊)

我就象背课文似的。会的,就往出整。老考,直点头---OK! OK!

渐渐地,我就能听懂老考的一些话。老考,加拿大人,居住地,魁北科省,57岁,退休状态。一个人旅游。这次到亚洲,从东南亚开始,印度,尼泊尔,,,,最后一站,是西藏了。外国人进藏要审批,要走程序,老考在北京等了几天。从昨天开始,感觉有点不舒服,有时,咳嗽一声。他问我的职业,我告诉他,是lawyer.老考连连称好。

年龄也不算小了,还一个人独走天涯,陇上起敬,又careful叮嘱了一番。

跟老考聊了不到四十分钟,整出一身汗。

这时,董琳阿姨和元元推门进来了。-----一个大学英语教授,一个英语八级。god!--解放了。

这时,我已经定下来,不走珠峰了。索性把药都翻了出来。问董阿姨都带了什么药,先可她们来。董阿姨挑了云南白药喷雾剂和一小瓶黄连素。其它的,我都给了老考,包括一瓶速效救心丸。

老考特实在,一句thank you也没有说。元元一边教他服药,他就OKOK了。---------没办法!我不是和人家提白求恩了吗?打从老白哪时起,我们就欠人家加拿大的人情。------靠!这情!我还了。

TOP

发表于 2007-6-20 10:06:02

离开的拉萨的前二天,为了睡个好觉,为了布达拉,我搬到新华宾馆。

每天还是习惯地回到202故居,探望一下乡亲们。

老考啥事没有。这头外国老驴,身体真是不一般。

哪天正赶上他从日喀则回来,和元元聊的起劲。两个人比比划划,眉飞色舞。陇上大为羡慕。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老考要是个加拿大MM,----这后悔跟谁说去啊。

想到我的标准间还有一个空床,就通过元元邀请了老考一把。主观上是想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好人做到底。老考听完翻译,连连NONO!

董阿姨站在边上直笑。我问为何。她说,外国人男女住一起,大家习惯。同性住一起,不习惯。容易被人误解。我晕!!------算我没说。

我笑着扭头问边上也是一脸羡慕的李元芳,“李元芳,哪你过来一起住吗?呵,,呵,,”李元芳马上相应。“好啊,好啊,我正好想好好洗个澡呢”-----我大晕!!没敢再提这个事。

202的哪个日本MM(有三十岁了),早出晚归的,我没醒,人就消失,晚上不到十一点,不回窝。一天好象二包烟。肯定是受了刺激。不会说中国话,也不爱说话,打对面,倒是经常一笑,笑起来挺甜。这位老大,回来脱了衣裤,进被窝就睡,没见她洗漱过。穿个三角内裤,小小的背心,也不避讳。听说过日本人开放,这回,见识了。

别怪我没机会给他奶奶报仇,就是到走哪天,我竟然没有找到机会,给她留个影。愧对大家。

李元芳这个深圳MM也是,全然不拘小节,女人的用品,扔了一床,完全漠视了住在对床的我。也是,不见外,没把你当个男人。

不能住女生宿舍--------心灵受伤害。呵,,,

说实话,人在哪个环境,没有什么想法。


我走后,又留老考一个男生。便宜这老儿,独享了。

TOP

发表于 2007-6-27 10:28:08

关于藏传佛教,我和小谢吃饭时,有过一争。

个人观点,或是信口雌黄。

我对这个藏传佛教是一点好印象也没有!

我对小谢说:这是个什么东西嘛!小谢说我:大不敬。

我为什么要敬它?

第一,这个藏传佛教,一直都和政府政治保持着密切联系。西藏地区的教派很多,此起彼消,你方唱罢我登场,哪个想壮大势力,想在台上,都要取得最高当局的支持。从松赞干布泡文成公主MM开始,到大清朝得到皇上的金印册封;从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到共产党的中央政府,无不如此。前藏和后藏,班禅和活佛的权力之争,也借助于政治。大清朝先是册封了活佛,然后就必须册封班禅。他们称之为政教统一,这政教统一,你说它是政呢,还是教呢?翻看古今中外,没有第二个,唯我藏传佛教。一个宗教,你和政治搞在一起,还你我不分,干什么?

政治是什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来,它就不是一个干净的好东西。

第二,这个藏传佛教为藏民做过什么好事??你只要找出一点点举例说明,我就敬它。藏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佛,钱啊,身家啊,性命啊,统统拿来。我和小谢这样比较,比如中原的庙,这要是遇上什么大旱大涝的年头,还能开个粥厂,给饥民们施施粥,保证饿不死人。国外的基督教,更不用说了。这样的好事实事,在藏传佛教里,没有。一点也没有。小谢说,喇嘛们还给藏民看病呢?我笑了。哪叫看病吗?给你的孩子头上洒点水,给你点黄纸,回家烧烧吧。解放前,普通的藏民是根本享受不到藏医的,哪是专门给土司老爷,给喇嘛高僧们看病用的。

相反呢,藏传佛教的骨子里特别阴冷。过去,土司们怎么对待奴隶,知道吧?当牛做马好好干活,淫你的妻女,你的后代继续为奴。不听话?----剥皮,挖眼,,,,。凭什么啊??理论依据就是这个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人有今生,有来世,要想来世好,今生你就得受罪,就得吃苦,就得当牛做马,只有这样,来世你就有希望了。------所以,土司们让你干活,如此如此地对你,哪是为你好,给你吃的苦越多,打你骂你越狠,哪就越偏爱你。爱到极至是什么,剥你的皮,抽你的筋啊,最后,宰了你。我没有夸张的成分,就是这么个理。

前文书中我说过,因为家中挂着一个藏佛像,临产的妇女你就得出去,到帐蓬外面去生,外面下着大雨,飘着大雪,刮着大风,哪太好了,那是为了你的来世不当女人,能当上男人,当上老爷,才让你受点苦。老天爷向着你啊,偷着乐吧。--------这是什么混蛋逻辑?

我问小谢,你是女人,你觉得呢?试试?小谢无语。

第三,所有的寺院中,包括布宫这个不是寺院的宫殿,都充满了铜臭味。

佛象的前后是钱,佛象的身上也沾着钱,真金白银货真价实的宝石自不必说,从一毛开始,二毛、五毛、一元、二元,,,人民币的不同面额都能找到。当然,还有外币。藏民拜佛前,哪是一定要先奉上若干现金的。钱不在多,有钱就心诚。

不管在什么地方,高僧们念经的桌上,总是放着若干一堆的人民币。活佛也是这样。它就在召示着:给钱!

中原的佛家,管给钱的人叫什么啊---施主!你施舍给我,你就是我的主人了,我是要谢谢你的。藏传佛教不用施这个动词,你要献给佛,你是应该的。为了你的来世,你就应该把什么都给佛。给点钱算什么?

我问小谢----------我说错了吗?

TOP

发表于 2007-6-27 13:58:12


小男孩跳下去,给我们做生产操作的示范。

四个人都给了点零钱。





TOP

发表于 2007-6-27 14:03:06

在桥边,看到了这种农业生产用的渠灌。

西藏地区,这种农灌渠,很常见。


TOP

发表于 2007-6-27 14:05:16

午间在曲水吃饭。






TOP

发表于 2007-6-27 14:07:44

曲水客运站。这是我在西藏见到的,县一级,最好的客运站。


藏族小伙子。卖唱。一元钱一首。


TOP

发表于 2007-6-27 14:12:31


快到拉萨时,司机带我们进了一个生产藏香和唐卡的作坊。

藏香的最后生产程序----人工挤做。

这个小伙子一天能挤成三十到五十盘。

藏香含三十二种藏药。药味极浓。入在衣柜中,可以防蛀。





TOP

发表于 2007-6-27 14:16:58




唐卡绘制车间。这里的唐卡,匠气就很浓了。没有多少收藏的价值。

TOP

发表于 2007-6-27 14:18:52

在这里,我见到了,西藏最大的一幅唐卡。

打开和收起,都是机械操作的。




TOP

发表于 2007-6-27 14:22:18

这应该是个画师。午休时间,在树下,优闲地看着书。我没好意思打扰他。




TOP

发表于 2007-6-26 00:36:35

从色拉寺回来,时光尚早,躺在202的床上,给谢珣珣发信:有事否,晚上一起吃饭,照照拉萨夜景?

一会儿,小谢回信:我在甘丹寺,同活佛吃饭。晚上联系。

大感无聊。索然无趣。

出东措左行,七十余步,有一个西宁来的回回开的清真面馆。

牛肉面六大元一碗,有半寸见方的牛肉五到七片,且很厚。实在。

在拉萨,住东措,一个人吃饭时,就在这家,常客了,故进门可以大喊:老板,加肉。

加肉要加四元钱,六大元变成十大元,肉可以增至十余片。饱腹效果更佳。

饿了,又无聊,要凉拌牦牛肉一盘,二十八元。拉萨啤酒一瓶(清真不卖酒,出去为我进了一瓶),四元。面一碗,六元。(现在知道了??这就是我在拉萨长肉发胖的原因-------色欲跌进谷底,食欲却增至波峰)

吃罢欲去大昭寺。没坐三轮,慢慢踱步。行至半道,小谢来信:已回,在路上,来我宾馆,可拍布宫夜景。

改道,奔新华宾馆。

小谢房间405室。

她给我看了她在甘丹寺和活佛吃饭的相片。哪个活佛在我回来后,恰巧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二十左右岁的年龄,阳光帅气。超帅的一位活佛GG啊。

我有活佛所赠唐卡,故,不羡慕。无动于衷。(要是女活佛,是个帅气的MM,,,,,不好说了)

甘丹寺的一位高僧写了一本书,求小谢带回美国翻译发表。小谢要送我一本。一共才两本,我没好意思接手。现在很后悔。

在新华宾馆的观景台,胡乱拍了几张。

--------回府。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6 01:04:24

良辰美景,才子佳人。

良辰美景在,我不是才子,小谢不是佳人。------------没故事。

小谢的心思我清楚,就是想收我-------皈依佛门。最好,再叫她一声师付!~

----------美的她!

我这个人,只能拜倒在石榴裙下了。没出息。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6 01:06:10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03:27

在后山上,除遇到小达真姐妹,卖六字真言的老人和一个转经的老人外,没有再遇到别人。

阳光和清风无言。后山后静,寺院里也很静。

看了一下时间,中午十二点半。喇嘛们都午休了。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梦游般地进了色拉寺。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08:07


院中可见寥寥的游人。





20076221975776184.jpg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12:11


我在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色拉寺,,,都发现了这种利用太阳能烧水的工具。

正常情况下,阳光灿烂的日子,只需要不到二十分钟,一壶水,就烧开了。

现代化也在走近僧人们。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22:43


下面,我从一个个的角落,把色拉寺展示给你。

拉萨的很多寺院,在建筑风格和内部结构上,都是相近的。只是有的名气大一些,占地面积大点,主殿能更气派。。。。

色拉寺在中上水平吧。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25:45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28:46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31:44

藏族人民热爱鲜花,连喇嘛们也不例外,我在僧人们住的地方,休息的地方,都看到了很多盆栽的花卉。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43:01

我在西藏看到很多次的笑-------大昭寺广场小喇嘛的笑,雅江深处藏族妇女的笑,小达真的笑,还有这个小男孩的笑。。。。

小男孩是寺里的小打杂的,洗碗,扫地,,,,

他叫强巴原拉。

我看见他时,他就在笑着洗碗。洗的认真,笑的开心。他的笑不是为我而笑。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47:07


大个子叫阿巴札桑。也是在寺里打杂的。

阿巴札桑把他们两个的名字告诉了我。希望我能把相片邮寄给他们。并把地址也告诉了我。

我现在在想,是邮还是托人捎给他们。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52:20

色拉寺养老院。

喇嘛们养老的地方。

我进去看了,相对来说,条件还是可以。

他们不喜欢有人拍他们。我遵守了。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19:59:05

这个藏族老太太,怎么说呢?是这次西行中,对我最不友好的藏族人。

我拍片,她伸手要钱,我给了一元,她还要,我又给了一元,她还伸手,我拒绝了。

她把钱扔在地上,扬长而去。

很有性格。

我拾起钱,吹了吹土,放起来。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2 20:01:52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7 10:31:10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7 10:34:01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7 10:37:57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7 10:40:08


扎什伦布寺MM。

据说,能把钱帖上去,运气会很好。

我不帖。我运气够好了。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7 10:41:58

扎寺高僧。

有气质。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7 10:50:59

随着游记的逐渐收笔,拉萨也同我,渐行渐远。
景物依旧,心灵的感觉,有点模糊了。
真要说,再见了。
就到这里。
行也陶陶 陶陶也行
乐也陶陶 陶陶也乐

TOP

发表于 2007-6-27 13:40:38


在日喀则邮政宾馆的前台,我遇到了来自天津的陈日强老人。

老人七十六岁,退休前是建设部的一个工程师,也是一个人独游西藏。

和他比起来,老考五十七岁,就算不得什么了。

你还有什么担心,不敢来拉萨吗?

标间,一百一十元,我和老人AA了。

我们两个人去吃的面条,这才发现,老人的牙都快掉光了。

晚上在房间里,老人拿出一个小本,一笔一笔认真地记着。

我开玩笑:回去和老伴报销吗?

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啊,走哪住哪吃什么看什么了花多少钱,我都记上。这个习惯好啊,来西藏前,我把以前记的好几本啊都翻出来了,又看了一遍。哪时候和老伴一起走,为她买什么了,她喜欢吃什么,给她照了几卷子相片,我都记着呢。当时没有觉得怎么着,唉呀,现在看一看,感觉真是好啊。好啊!

老人又说:三年了,老伴啊,都走了三年多了,三年七个月了。

,,,,,,,

我从卫生间洗漱出来,老人还在哪握笔发呆。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我触动他的情怀了。

人啊,真应该对自己情感负一份责任,不为别的,为将来有一份仅属于自己的回忆吧。

第二天,我和老人,还有在日喀则客运站遇到另二个游客,四个人包了一辆普桑,返回拉萨。

途经曲水吃午饭时,给他照了一张相。

TOP

发表于 2007-6-27 13:41:36

陈日强老人。


TOP

发表于 2007-6-27 13:46:32


普桑的司机是个藏人,很负责任,一半司机一半的导游,沿途停了很多次,应该看的景色景点,他都带我们看了。

六百元的包车费,还是很值。








TOP

发表于 2007-6-27 13:54:36


车突然停在一个桥头。

前后看不到村子。司机一指桥下的小树林,说:你们下去看看,这里面有一个原始的藏香原料生产基地。

这时候,一个小男孩儿,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跑到车边,殷勤地给我们带路。

原始的作坊。


原始的工具。


已经被磨成粉末状的檀香木。这就是传统藏香的原料。


TOP

发表于 2007-6-28 21:19:07

在拉萨的这最后一天,是我此次西行中,最为放松舒服的一天。美啊。
睡到自然醒。第一眼看到布宫。
房费含自助早餐。丰盛之极。
洗个澡。
逛街。
中午,和青旅的业务经理老黎共进午餐。
晚上,和202室共进晚餐。我请女士们正式吃了一次。
开始和朋友们,和拉萨,再见了。

TOP

发表于 2007-6-28 21:23:18


楼下街景。



TOP

发表于 2007-6-22 20:04:27

休闲的老僧----------酷不?

眼镜好象就是我们这些驴子们常用的哪种。


TOP

发表于 2007-6-22 20:07:58


色拉寺的后院,很多的殿堂都需要这样的上上下下,曲径通幽。




TOP

发表于 2007-6-22 20:13:00

前院,转经的人多了起来。








TOP

发表于 2007-6-22 20:16:53


曲珍----一位藏族老师。

休息日,带孩子到寺里,上香,转经,为亲人们祈福。








曲珍老师在藏族中,属于很漂亮的女人了。

TOP

发表于 2007-6-22 20:26:50

-----快出大门了。

-----大树下,有几家人,这样坐着,吃啊,聊啊,这可能是他们的休闲方式。


TOP

发表于 2007-6-22 20:30:22

终点又回到起点。

转了个圈。

再见,色拉寺。

TOP

发表于 2007-6-26 09:09:45

去羊卓雍错和日喀则,有三种方法:一是包车,建议用这个方法为好。二是坐公交,也不是不可以的方法。三是跟旅行社,有二日游,万不得已,不用这个方法。去珠峰,羊湖和日喀则是必经之路。

我用了第四种方法,蹭车。此法不常为人所用,不列为正式。

东措213室出帖,纠集四个人去珠峰,包霸道4500一台。探子来报(就是我给照相的女服务员。付出总有回报啊),四人中,一人先去日喀则打理一些事情,因此,到日喀则之前,有一座可以利用。

讲好,顺路带我,去羊湖,转日喀则,把我搁在日喀则。路资一百大元。

车行路上,哥几个交谈甚欢。车上没有MM,但是,话题还是少不了MM。自然是,一个男人想MM,两个男人谈MM,三个男人骂MM啊。时间过的很快。

路况很好,但是,路势很险。

内急方便时,随手拍了两张。




动身之前,野人友紫气东来,在网上再三叮嘱:坐车,不要向窗外看。要有,排除万难,不怕牺牲,去争取胜利的决心。

我估摸着,就是指此路段。

TOP

发表于 2007-6-26 09:29:35

行至岗巴拉山顶。

见旅行社大车十几台,游人无数。

羊湖碧水映入眼帘,咫尺之间,下山便是。

此时,我又有反应症状。胸很闷,气短。没好意思和大家说。

西安驴问司机:可以到水边?司机答:可以。

西安驴问:得多少时间?司机答:要是你们玩一会儿,得两个小时。

这时,另一驴问大家,都去过那木错吧?回答:都去过。补充回答:巴松措都去了。

西安驴征求意见:我们就和旅行社这帮哥们一样,在这拍一下,不下去了,如何?众答:太可以。

离开时,西安驴长叹:可惜了!!我问:是否为鱼?西安驴大为感动,引我为知已。

同车人不以为然。皆叹:我们也想吃哪个鱼啊。

众人大笑。

人,食色性也。男人,非常食色性也。

此鱼者,俚鱼也,是生活在羊湖中的一种冷水鱼,无鳞,四十年长一斤。多为一斤半左右,生长期六十年。现已人工饲养。

它,是我西藏行目标之一。落空。

TOP

发表于 2007-6-26 09:34:00







TOP

发表于 2007-6-26 09:45:45

羊卓雍错,藏语意为“天鹅池”,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湖面海拨4441米。喜马拉雅北麓最大的内陆湖。

羊湖汊口较多,象珊蝴枝一样,因此,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羊湖的西侧矗立着不少著名的高峰,如姜桑拉姆峰和解岗速松峰等,都是旅游、攀登和探险的好去处,这里是不亚于玉珠峰的初级的雪山攀登训练基地。

我对这些不感兴趣。

我就惦记着属于我的哪条鱼。

鱼儿游走了。

TOP

本帖最后由 陇上人家 于 2013-12-22 18:19 编辑


发表于 2007-6-26 09:51:51










再见,我的拉萨!

TOP

发表于 2007-6-26 09:56:11


-------和国际接轨。

-------整一洋MM代言羊湖。羊洋相对,相得益彰。


TOP

发表于 2007-6-26 10:06:40


伫岗巴拉山口,思苍茫沉浮。

论今朝,已主中原大地。

-------------这里是胡哥工作过的地方。

-------------胡哥从这里走向中南海。

对胡哥,我有信心。



TOP

发表于 2007-6-26 10:09:02


骑一次,拍一下,五大元。

TOP

发表于 2007-6-26 10:15:40


靠一次,拍一下,也是五大元。

到西藏,一切不要较真,不要太讲价。(八角街一定要讲,狠狠地讲,否则,便宜川军哪帮龟儿子了,呵,,呵,,)

一是穷,确实穷。二是,你能来几次?

就当扶贫了。

胸怀大局,放眼全国。

哈,,,,


TOP

发表于 2007-6-26 10:26:42


藏獒和它的主人。

我发现,藏獒这个东西,就得和它的藏族主人整一起,才好看。

和我整一起,不好看。




TOP

发表于 2007-6-26 10:32:25

时间到!

羊湖,我得走了。

拍拍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TOP

发表于 2007-6-26 10:43:05


车到日喀则。

我付路资一百元。他们说什么也不收。

一摸,还有中华几盒。都留下,做个念性。他们没客气。

行路急。哥几个挥手相别。没说再见。

最大的遗憾,没有合影留念。这种朋友,聚散两情,今生不会再见了。





TOP

发表于 2007-6-26 18:41:02

日喀则位于西藏的南部,是西藏第二大的城市。海拨3800米。

当年是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

从日喀则继续南行,经定日,可达珠峰;向北则直达那曲;向东至山南;西进则直达阿里。

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的城西。藏语意为“吉祥如意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六大黄教寺院之一。

打了个三轮,三元,到达寺前的广场。

TOP

发表于 2007-6-26 18:49:12








TOP

发表于 2007-6-26 18:59:56

广场上向着扎寺磕长头的人们。



一家家围坐的人群。

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着糌粑,唱着藏歌。他们似乎不需要考虑明天。快乐很单纯。

我不知道用我们的思维怎么去思考这一切。不知道!从色拉寺看到这一幕,我就在想,到扎寺,我没有想明白。

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否则,我想同他们生活一段时间。

也许什么都不想,就是他们想的。





TOP

发表于 2007-6-26 19:08:49

就是在拉萨,我也没有看到脚步匆匆的藏民。

在日喀则,更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他们的步伐永远从容。

他们不用担心,脚步快了,灵魂会跟不上。








TOP

发表于 2007-6-26 19:32:45

扎寺门票55大元。

什么证件也不认。记者证,军人证,学生证,,,,统统不好用。----------它是老大。

我在广场上对着它的正门,坐了半天,就想着怎么进城。

采用大昭寺模式还是色拉寺模式?

扎寺左右两侧,地型比较复杂,民居商家比较多;占地面积大,绕起来,会很累。此时,我很懒。

局势很快就明朗化---------来了一个团,二十多个人。导游买完票,一挥小旗,团员们就鱼贯而入。门口哪个验票的小喇嘛,数票,没数人。他们也累啊。

比较适合采用大昭寺模式。

果然,当下一个团出现时,我顺利进城。一点刺激也没有。没劲。





TOP

发表于 2007-6-26 19:43:56


进大门右侧。院中院。

我发现,喇嘛们一点也不亏自己。医院,养老院,,,,

里面有藏医,也有西医,,,


TOP

发表于 2007-6-26 19:46:25

小喇嘛给MM照相。我照小喇嘛。


TOP

发表于 2007-6-26 19:51:59






TOP

发表于 2007-6-26 19:54:32








TOP

发表于 2007-6-27 08:43:51

行到日喀则,人呢,真是有点累了,感觉很疲惫。

算一算,一个人晃来晃去,在西藏的地面上,已经游荡了十天,整十天。

除了贴身的和袜子,这一身速干衣裤的行头穿上后,没再换过。衣着不整,心情也就东倒西斜起来。

我是一个喜欢静的人,属狼性,不合群。但是,十几天的时间里,没有和亲人和朋友认真勾通过,心里感觉很空。

巴松措、鲁朗,雅江,,,林芝走过了。大昭寺、小昭寺、布宫,色拉寺,,,,拉萨走过了。那木错、羊八井,,,,那曲走过了;羊湖,扎寺,日喀则正在走过,,,,

审美有疲劳,心灵有疲惫,,,,这个时候,真希望和朋友一起,热热闹闹地走过最后几天。

想法总归是想法,呵,,呵,,打起精神,继续走下去吧。

TOP

发表于 2007-6-27 08:46:51




TOP

发表于 2007-6-27 08:48:56







TOP

发表于 2007-6-27 08:56:20

扎寺有很多精美的壁画。

比起别的寺院,画的要精细,题材的内容也要多。











TOP

本帖最后由 陇上人家 于 2013-12-22 18:50 编辑

发表于 2007-6-27 09:07:02

藏民没有储蓄的习惯。

年底了,卖了很多的牦牛(一头接近一万呢)。有钱了,有很多的钱了。怎么花?就把这几万,几十万换成一串串宝石啊,珠子啊,戴在身上,然后,再把这宝石啊珠子啊奉献给寺里。--------就这样。

寺院呢?就把这宝石啊珠子啊,有的献在佛象前,有的镶嵌在班禅啊活佛啊的灵塔上,有的就镶嵌在地上,,,

绿松石啊,蓝宝石啊,密腊琥珀啊,,,,一个舍得捐,一个舍得霍霍,,,,



这就是镶嵌在地上的。

你能说他,视金钱如粪土?

TOP

发表于 2007-6-28 20:15:50

从日喀则回来的路上,路过一个天葬台。

司机师傅把车停在路边,让我们上去看。

四人个都没有上去。

我们到时,烟已经升起,说明程序快结束了。

简单介绍一下程序吧。

尸体的摆放是男人朝上,女人朝下。

介绍一下对男人的程序。

第一刀从左后颈开始,从左后背一刀到底,刀不能断。然后,右后背。

以下的顺序-------左屁股,右屁股。左大腿,右大腿。左脚,右脚。

然后是,内脏。

头要交给家属,拿回去,放在家的门槛处,三天。当然,也有不拿的。

处理差不多了,点松枝,起狼烟,吸秃鹫。

秃鹫就是脖子一圈没有毛的哪种,猛禽。百公里的范围内,它们可以看见烟起。

割下的肉,内脏,砸碎的骨头,和上糌粑,喂给它们。

吃的越干净,死者的家属越是高兴。

灵魂随着秃鹫的飞起,升上了天堂。

------------什么样的灵魂都能上天堂吗?

TOP

发表于 2007-6-28 20:17:30










再见,我的拉萨!

TOP

发表于 2007-6-28 20:22:19




也可能,是梦结束的地方。

TOP

发表于 2007-6-28 20:27:47

聂当大佛

西藏最大的室外大佛像。

就在路边,算一景。





TOP

发表于 2007-6-28 20:32:18

聂当大佛的边上,一个渡假村,帐蓬很漂亮,拍了两张。

此时,是拉萨的郊区了。

又回到拉萨。





TOP

发表于 2007-6-28 20:42:28


我去日喀则。谢珣珣去了山南。

我看扎什伦布。她看雍布拉康。

我要回大连了,她要去印度。

我们两个从林芝回来,再没有一起同行,不能聆听教诲,很是遗憾。

打电话给小谢,问她是否回来。她说,已经回到宾馆。求她在新华宾馆给我定个房间,要观景房,朝着布宫的。

我回东措取行李,来到新华宾馆大堂时,小谢已经等在楼下。

TOP

发表于 2007-6-28 20:46:25


505室。

一百二十大元。

准三星吧,条件还可以。

住这,主要是为了多看几眼布宫。






TOP

发表于 2007-6-28 21:05:02

晚上就在新华宾馆五楼的餐厅请小谢吃饭。

川菜,四菜一汤,八十一元。老板是四川人,口味相当不错。

然后,在观景台上又胡乱照了几张。

吃饭时,收到野人网悟儿的来信-------从西宁已经动身,在车上,望明晚接站。








(没打闪光灯,试一下)

TOP

发表于 2007-6-28 18:43:26


补发几张小树林里藏香原料的生产镜头。








TOP

发表于 2007-6-28 18:45:52






TOP

发表于 2007-6-28 19:52:47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西藏五种主要的丧葬形式。

第一种:塔葬。

能够享受这种形式的,只有达赖喇嘛、班禅和活佛等区区数人。

把肉身经过几十种藏药的处理,放在塔内。

根据当时的条件和地位,一般分为金塔、银塔、铜塔、铁塔、砖塔和木塔。

现存的最大金塔,是中央政府为班禅。额尔多尼。确尼坚攒修建的,存于扎寺伦布寺。

黄金几千公斤我忘了。但是,上面镶嵌的无数宝石,记忆犹新。

第二种:火葬。

能够享受到这种丧葬形式的人物,也非一般人士,过去的土司老爷,活佛,高僧。

以上两种丧葬形式,都是统治阶级高层,或是处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人物才可以享用的,有如今天的------骨灰陈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一样,很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下面这三种是属于老百姓的。

第三种:水葬。

采用这种形式的,多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家穷。这种形式的费用很低,说白了,就是把死者的衣服脱干净,扔到水里。二是离水近,方便。

我在雅江流域,至少看见过三个水葬台。都很简陋------江边的一堆石头而已,插上几个树枝,挂上几条经幡。

绝大多数的藏民不吃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相信,鱼的身上,有他们亲人的灵魂。

第四种:土葬。

要是在西藏有人骂你---------死后让你土葬!这个仇就不小了,相当于诅咒。

在西藏只有强奸犯,偷盗这样的人,被处死后,才用土葬。

喻意:把你埋进土里,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第五种:天葬。

采用这种形式的比较多,人员的身份相对复杂,普通老百姓,土司老爷,喇嘛僧人,都接受也都喜欢这种形式。

比较起把灵魂寄托在鱼身上,当然不如把灵魂寄托在雄鹰的身上。飞翔在蓝天上,哪感觉多好啊。

我有几次有机会可以看到天葬,但是,我从心里拒绝这个东西。我不喜欢哪个场面,或者说,我本身是个脆弱的人,受不了哪个刺激。据说,看完天葬的场面,对人的心理,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有很强的冲击性。导游小季和我说过,她的一个朋友因为看了天葬,回来后,开始大把大把的花钱,什么好吃,吃什么,积蓄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胖。

西藏有很多天葬台。一般较大一点的寺院都有自己的天葬台,养着一个天葬师和一群秃鹫。最大的天葬台在直贡寺,离拉萨有六十公里。去直贡看天葬,要早上四点前从拉萨动身。为了看处理一具尸体,起个大早,受很多的罪,可能产生较严重的后果,我个人认为,不值得。

八二年,因为游客观看、拍摄天葬,导致藏汉发生冲突,人员死亡。民政部为此,专发国字号文件,禁止游客观看拍摄天葬。从去年开始,这个禁令被解除了。一些大的天葬台允许游客观看天葬,当然,你得付银子。直贡寺好象是三十大元。

一场体面的天葬,大约得耗费银两一万多大元。我听导游小季说,拉萨有钱的藏民人家,花个十几万,搞场风风光光体面的天葬,为数不少。牧区的有钱藏民,也有这样干的。

我就想一些事。

有一些藏民说自己是西藏人,不是中国人。有的,宁可用英语,而不用汉语。我在布宫前面还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就想,他们凭什么说自己不是中国人??从他们花十几万办个天葬,就知道他们应该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国人喜欢面子,爱慕虚荣,讲排场的这些臭毛病,他们一点也不少。

一个西藏四十年大庆,中央政府一次性拨款65亿啊。只要你提出申请,政府就给你盖新房。同为大西北的甘肃,宁夏,青海,有过这样的好事吗?

凭什么?你说自己是西藏人!就是体面??



--------靠!

TOP

发表于 2007-6-28 21:31:41


逛了一下农贸市场。

购七个桃子,六元。五根黄瓜,二元。

和大连的一个味。

我吃了三个桃子,三根黄瓜。给野人友悟儿夫妻留桃子四个,黄瓜二根。

他们从大连经西宁折腾到拉萨,也是三四天了,我想,接他们时,给他们吃点“青饲料”。





TOP

发表于 2007-6-28 21:41:28

黎洪伟。

西藏中国旅行社,业务主办。

人还可以。重庆万州人。有点北方人的特点,挺爽。出来混的人,心眼能少了吗。正常。

二十四小时咨询电话:13549087263 13322507263

找他定票定房,都可以。07年提大连老迟,他肯定能记得,明年不好说了。

走前,我把他介绍给悟儿。

悟儿发信说,老黎把他们夫妻安排的挺好。

这也是前人栽树,后人纳凉了。


TOP

发表于 2007-6-28 21:51:50


易佑富

合影中我右边的哪个人。

新华宾馆的老总。

老佑也是四川人。年轻有为。为人办事认真。

电话:13518908431 0891--6273333

找他定房,直接把价砍到一百二,就可以了。他不认帐,说没有这么便宜。你就提大连老迟。07年他应该记得。

不过,找老黎定房,可以一百一拿下(当然是淡季)。我是要走才知道,就一个晚上了,没有麻烦老黎。

老黎和老易是老乡,也是哥们。






TOP

发表于 2007-6-28 21:58:50

回东措,和202的乡亲们再见。

回去时,只见到这几个。白天,东措除了新来的驴们,没有驴子呆着房间里。

她们在等去尼泊尔的签证。也知道我要走了,在等我。

我回大连,她们去了尼泊尔。








TOP

发表于 2007-6-28 22:11:48


吃完晚饭。

回房间,把行李打点完毕。

打开相机,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回放。放下相机,默默地注视着布宫。

小谢打来内部电话,问,需要帮忙接老乡吗?答:谢了,不用。

把洗好的黄瓜和桃子放在一个袋里,想一想,又吃了一根黄瓜。留一根,让他们夫妻分着歹吧。

打车,讲价,二十元。

悟儿到的这天,正好是火车站前大桥开通一个月。大桥开通,路近了一半,车费也减了一半。

九点三十分,到达候车大厅。





画面上,是候车厅中一幅巨大的立体雕塑------西藏全景图。

看一下,可以很好地了解西藏各个行政区,各个景点的方位。

TOP

发表于 2007-6-28 22:18:28


九点五十,车准点进站。

三分钟后,我看见悟儿夫妻向我走来。

---------之前,我们没有见过面。

我发帖招人同行,悟儿打电话咨询,要报名时,因一个大案悟儿必须亲自到庭,取消了报名。悟儿是一名出色的女律师。

之后,我要出发时,悟儿来电告之,她和老公要去西藏。我回信:来吧,我在拉萨,我就接你们。

尽管一直没有谋面,但是,感觉告诉我,向我走来的这两个人,是大连人,是悟儿。



ImHBXPDz.jpg
(69.2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再见,我的拉萨!

2007-6-28 22:17 上传







TOP

发表于 2007-6-28 22:26:06

我到的那天晚上,青鸟接的我,匆忙间,没有照相,事后觉得遗憾。

在他们夫妻身上,不想再遗憾。出来后,算是正式照了一张。

边上驴影隐约。全国来拉萨的驴子,太多了。


TOP

发表于 2007-6-28 22:41:02

路上,他们分吃了那根黄瓜。呵,,,,呵,,

把他们直接安排到了新华宾馆,就在我的房间边上。

来到拉萨,看到了布达拉,,,,歌是这么唱的吧?他们俩个很兴奋,甚至于拒绝我为他们安排晚餐。

我把他们请到我的房间,交待了若干事项。

初到拉萨要注意什么。哪些景点要去,要怎么玩。行程如何安排为好。吃住行的一些事项,,,,包括,景点如何逃票。此时,我俨然以拉萨问题专家自居了。幸好,他们不怪我吁道。

打电话,把老黎请到房间,和他们见了面。

拜托老黎多多照顾老乡。

。。。。。。。。。

完毕,已经是十一点多了。

没办法!没有时间了,明一早我就要动身。

TOP

发表于 2007-6-28 22:57:47

夜很深了。

从新华宾馆出来,一个人来到了布宫广场。

这里还有华灯霓虹。

还有一些人群,大多为我一样,是心情复杂的游客。

拉萨,一个我思念多年的情人。

匆匆的我来了,与你相会。

十二天的时间,拥抱着你走过。

品味你妩媚的同时,我看到了什么?

雪山、草地,美丽的喇嘛庙,,,牦牛,雪莲花,壮观的雅鲁藏布,,,,,

但是,我知道了,你的身边再好,这不是我的家。

我要走了,回到我的亲人身边,哪里才是,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再见了,我的拉萨!

TOP

发表于 2007-6-28 23:00:50







TOP

发表于 2007-6-28 23:03:46








TOP

发表于 2007-6-28 23:06:58

夜无眠。

起来的很早。

洗了澡,一个人跑到观景台上。

这是我为布宫照的最后一张相。


TOP

发表于 2007-6-28 23:10:36


就在新华宾馆的边上-----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

这里才是胡哥当年在西藏工作,生活的地方。

这是侧门。





TOP

发表于 2007-6-28 23:15:11



没打算惊扰小谢和悟儿夫妻。我喜欢悄悄地走。进得屋去,却发现小谢坐在餐厅里,等着我。一会儿,悟儿夫妻也来到餐厅。留影。

再见,我的拉萨!

TOP

发表于 2007-6-28 23:25:24

上车前,和悟儿夫妻握手告别,互道珍重。

小谢过来,我抻出手,,,,她,竟然拥抱了我。狠狠地拥抱了我。

TNND!这种美国人的告别方式,陇上硬是不习惯,况且,悟儿夫妻就在边上直盯盯地看着我。

心没跳,脸却红了。给大连的哥们掉份了。

也许,我应该大方一点,亲一下国际友人的额头。

有机会,这种方式得多练习。

灰,进了眼睛,不舒服。

我跳进车,挥手再见。

TOP

发表于 2007-6-28 23:28:58







再见,我的拉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