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远郊穿越] 05年1月29日,B4*,瓦房店双顶山穿越(已积分)

参加活动人员:

小寒、月光、qiaofeng、风筝;老树、城市里的鸟、老攀、啉哒;bobo、冲锋鸦、留夏、impink;老九、甲虫、smgao、zhuzhu

参加活动积分:2分/人

组织活动积分:老九,3分;小寒,2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以下是引用老九在2005-1-17 20:18:40的发言:

缘起:定向之后好久没有露营了,本来有一次定向后的清扫点位工作,结果还出了车祸。出事地点就在松树镇往北一点。这次特意选了个不高的双顶山,因为它就在松树以北部到万家岭的路西侧。海拔只有500多米。

活动特点:雪地穿越、露营。

线路状况:未知,首爬。

时间:1月29-30日,周六一早出发,周日下午回来。

人员要求:穿越者注册会员,认同《穿越者活动公约》,装备齐整,有多次山地穿越露营经历。

人数要求:12人以内。

装备要求:稍后贴出。

交通方式:待联系,26日前确定。初步定为包车前往。

组织方式:相约同行,活动召集者仅负责确认人员、设计线路、联系包车,其他事情概不负责。请报名人员自行联系分组、进行帐篷、食品等的协调。

声明: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领队声明依法解决,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领队声明。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同样不承担。本领队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本次活动副领队、收队和财务官。

以下是引用老九在2005-1-22 22:45:49的发言:

确认报名请在原召集贴跟贴。占坑同学请尽早确认。

装备请参考一下清单,并注明同帐意向。食品及公共装备帐篷内成员间协调。

无帐篷或帐篷内有空位同学请跟贴注明,组织者帮忙协调。

装备清单(欢迎随时补充)

1、个人必备物品: 衣物系列: 帽子:护耳、脖,挡风、保暖,如抓绒帽、羽绒帽。 衣服:羽绒服、冲锋衣、抓绒衣、排汉衬衣 裤子:冲锋裤、保暖裤(或护膝)、排汉衬裤 雪套、羽绒手套(或厚抓绒手套)、小手套(可以戴着干活) 登山鞋(带保暖层)或登山靴(一定要防水透气,即需是勾太死或类似面料的) 墨镜(防止雪盲) 头灯(带上备用电池) 塑料袋(这东西不重,用处很大,有备无患) 袜子2-3双 等冬季用品 宿营系列: 防潮垫(充气防潮垫 若价格便宜 请慎重携带!!!!!) 羽绒睡袋(1000g以上+压缩包)、或棉睡袋(300g以上)+抓绒睡袋 2、食品方案:1早 2中 1晚 (不要超过5斤 不要带水分太多的东西) 行进间食品:水果糖、奶糖、 葡萄干、巧克力等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携带,建议保温壶1个 营地食品:帐篷内协调等

餐具:小饭盒(铝制、或塑料制)、筷子或勺、叉 3、饮用水:男3-5升 女2-3升(山上无水源) 4、登山杖(下山时保护膝盖)有就带上,绝对有用 5、药品。创可贴、止痛剂、三角带、护膝、藿香正气水。 公用装备:(有的请注上) 1、帐篷(有雪裙,抗风性好) 2、 对讲机、手台等 5、 炉头、扁罐、套锅

以下是引用老九在2005-1-22 23:24:23的发言:

计划路线

图中红色粗线为计划穿越路线,由太平庄开始上山,由曲店附近下山。整体路线高度较矮,强度估计不会很大。但由于是未知路线,具体情况尚不知道。

曲店南侧那个铁路公路道口就是年前我们出事的地方。

确认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小寒(组长)、月光、风筝、qiaofeng

第二组:老树(组长)、城市里的鸟、老攀、啉哒

第三组:bobo(组长)、留夏、冲锋鸦、野外

第四组:老九(组长)、smgao、zhuzhu、甲虫。

请各小组长确认自己组内的装备及食品情况。

集合时间地点,初步定在周六早七点半,沃尔玛西门停车场。包车尚没有落实,可能会有变化。请注意跟贴。

瓦房店天气情况

1月28日,最低-4,最高3,小阵雪,南风三级

1月29日,最低-8,最高-7,多云间晴,北风五级(70公里/小时)

1月30日,最低-13,最高-9,晴间多云,北风四级

1月31日,最低-15,最高-13,晴间多云,北风五级

降温了,而且之前降雪,请大家注意防雪、防寒、防风准备。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以下是引用啉哒在2005-1-29 22:58:54的发言:

7:45 沃尔玛西门出发

10:07 到达预定地点太平庄

10:30 整理好装备、包上肩出发

11:30 老九找回走错了路的老攀+4mm,到第一个垭口大家汇合

12:00 横切山腹到一背风处,午餐

12:30 重新出发

14:30 经过一段艰难的横切到达第二个垭口,在半侧大风、半侧日头烘烤下,顺山脊线穿行至第三个垭口。队伍休整、寻找合适的露营地未果,决定下到沟里找地方宿营。

15:00 开始下山,穿过布满石块、植被密集的谷底半个来小时后终于来到一处开阔地,众喜准备露营。后来发现有山洞洞口,猜测是弹药军械库,不敢贸然行事准备规规矩矩地请示驻军。来了一个连长带几个士兵问我们哪个地方来的是干什么的。老老实实地汇报是大连来的,翻山过来的。回说必须马上送我们出去。

16:20 在连长带队小兵压队的状态下,沿着修的很好的水泥路和柏油马路,一行16人浩浩荡荡地穿军事重地而过,没打任何麻烦平安离开军事重地回到公路上。

16:30 经过对何去何从的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同意回大连算了。因为时候不早了不能再进山,在村庄和公路的附近宿营感觉不安全,住老乡家就不如回大连了。

17:30 召回去安波休息的司机和车,上车返程。为了省钱决定不走高速。

20:30 平安抵达大连,解散。

对于九队等没有体会过冬季露营滋味,想利用这次尝试一下并顺便考察装备状况的tx们,最后的结果是无功而返、无奈而归。

本来大家还闹闹着回来后去老九家“宿营”,等回了大连,很多人在车上睡的迷迷糊糊的没什么人响应,最后作鸟兽散。

本来是冬季穿越露营的活动,就这样子变成了负重拉练,各组都白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了。

以下是引用老树在2005-1-30 11:32:36的发言:

咱们是15点开始下山的。

可惜了,linda这次没吃到鸟的**汤和**炖**。晚上也没人要求俺使劲挤他,完全没体现出烧包羽绒睡袋的优越性。

以下是引用bobo在2005-1-31 11:00:47的发言:

偶觉得一点都不遗憾

能进到军事重地走一走,值得留念~~

要说遗憾就是没有打成扑克,好在周日的游泳腐败补上了这一缺憾~~

谢谢鸟

以下是引用impink在2005-1-31 11:06:44的发言:

由于误入军事禁地,只能改变行程,提前返连。应当说这个决定和做法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活动安排很饱和,在回连的车上很多人还嘴硬,要接着到老九家去霍霍,但回到了市内后大都睡眼朦胧、鸦雀无声,说明运动量够了,大家都很尽兴了。

这是一次真正的户外活动。

以下是引用留夏在2005-1-31 17:53:14的发言:

啉哒把这次出游定义为拉练,觉得很贴切。

对于我来说,这是今年第一次冬天里全副武装准备爬山露营。出发前晚,在24楼上听外面狂风呼号,心里很是打怵。不提山里露营时会达到零下十几度,单就白天爬山大风刮脸那个生疼吧,吓得我打好包就赶紧堕入梦乡,怕睡不好体力就不支。

第二天在行进的车上大约观察了一下,队伍实力没有太大差别,都是精兵强将(除我以外)。车到山下便开始走,刚开始风从后面吹,不觉得怎样。BOBO妹妹分给我一袋食品,一听说里面有她精心熬熟的大米饭,我立刻觉得包包变成电饭锅似地沉。开始以为是心理作用,后来发现是后配的包包扣冻裂了,包包不能紧在腰上,结果剩了肩膀抗,怪不得沉 呢。

有人说山阴面的积雪不够厚,走起来不够爽,我认为这种想法很不人道。虽然全队都打上了绑腿(雪套),可是我没有(原因不解释了,已经让现场众多XDJM迎风大笑一次了)。虽然精明地走在队伍后面踩着前人的脚印(雪坑),可惜第一只头驴明显是准备改行当模特的,走的是猫步,脚印都在一条线上。难为我当啷着包包亦步亦趋,还是免不了不时踩进浮雪中,然后四肢着地向天举鞋,干吗呀?倒雪呗。于是我一直当着尾巴,为这事我很是生头驴的气。听说头驴是老寒,为了报复,我决定向众位MM揭露当天获知的一个重大新闻:老寒不是单身,而且老婆还是著名的什么光光。

汗是一定要出的。冷是一定要受的。后来,走到公路边上,大家研究是宿是返的功夫,我摘下手套从包里拿吃的,手在空气中暴露不到5分钟,就变成了胡萝卜,抖抖得包也扣不上了,僵了。

这里还是要感谢偶像八爪联系一农家炕头给大家休息等车,不然,觉得自己可以直接送年货市场当冻肉处理。

为了杜绝拉练后遗症,我回到市内立刻扎进桑拿房好一顿蒸、烤、敲、揉。第二天,很负责任地说,脸上褶子多了,还有道暧昧的划痕,肩膀很疼,腿也疼,手指头尖疼(冻的)。

感谢老九费心组织的这次穿越。感谢同行的XDJM。我想说,你们都是好样的。当然,我也不赖,呵呵。

以下是引用啉哒在2005-1-31 21:49:24的发言:

啉哒把这次出游定义为拉练,觉得很贴切。-->谢谢mm肯定

对于我来说,这是今年第一次冬天里全副武装准备爬山露营。出发前晚,在24楼上听外面狂风呼号,心里很是打怵。不提山里露营时会达到零下十几度,单就白天爬山大风刮脸那个生疼吧,吓得我打好包就赶紧堕入梦乡,怕睡不好体力就不支。

-->偶的房间是北向的,听了一夜的北风呼啸,梦里都在担心不知道第二天会是什么样子。早上醒来听到风声没了才赶紧起床了。

后来发现是后配的包包扣冻裂了,包包不能紧在腰上,结果剩了肩膀抗,怪不得沉 呢。

-->会是冻裂的吗?搞不好是堆放的时候不小心挤坏了吧?反正偶对背包扣特仔细,一放下来就会记得扣上。

有人说山阴面的积雪不够厚,走起来不够爽,我认为这种想法很不人道。虽然全队都打上了绑腿(雪套),可是我没有(原因不解释了,已经让现场众多XDJM迎风大笑一次了)。-->我替你解释吧,买了三年没用上,好不容易那天可以用上了却没带,原因是已经声言要卖,本着为买主负责的心情,本着能卖个好价钱的心情,就舍鞋保套了。为此,我们都证明,留夏tx的雪套绝对是没用过的,有意者请不要乱侃价!

虽然精明地走在队伍后面踩着前人的脚印(雪坑),可惜第一只头驴明显是准备改行当模特的,走的是猫步,脚印都在一条线上。-->雪最深的一段,偶走在第二、三位,亲眼见证了老寒的正宗猫步。

为了杜绝拉练后遗症,我回到市内立刻扎进桑拿房好一顿蒸、烤、敲、揉。第二天,很负责任地说,脸上褶子多了,还有道暧昧的划痕,肩膀很疼,腿也疼,手指头尖疼(冻的)。

-->不对吧,第二天偶们本来想找你去延年熨褶子,可是听说mm去滑雪了啊,555555

感谢老九费心组织的这次穿越。感谢同行的XDJM。我想说,你们都是好样的。当然,我也不赖,呵呵。

-->关键可是这最后一句啊!同意,你一点也不赖!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以下是引用老九在2005-1-30 11:44:10的发言:

1月29~30日双顶山:也算总结——以及题外 关于线路

双顶山,主峰518米,北侧两座500米以上的山峰,可能这就是名称的由来吧。南面绵延相接的是一个十字形的400多米的山脊,南北长,东西短。我们这次先切过主峰,然后一路南行,走到了十字山脊的中心点处。开始寻找露营地。

开始的时候还遇到了几处较小的平地,到了后来,却连块平地都找不到了。山顶风很大,这是事前就预料到的。只是露营地的难寻,有些意外。可能天气的原因,大家的兴致不是很高,于是决定下撤到西南向的沟里,想第二日再翻到东侧到达计划的结束地。结果不想,误入禁区。

在制定线路时,写了一个由头,把上一次的事故发生地做了引子。当然这是次要的,这次出行的更大的目的,一个是今年入冬后我一直没有露营,上次鸟的雪帽山也因为加班错过了,所以总想出去试一试。

另外一点,春节想出去,可能会有一天的山上露营,所以我急切的想知道新的羽绒睡袋、新借的帐篷、以及可能跟我一起出行的同伴的装备和体能状况。

所以这一次,在我来说,登高不是目的,景色不是目的,考虑到更多人的承受,距离也不是目的。所以找了一个海拔不很高,路线不很长,景色更没有把握的地方,只为了这样一个季节,为了这样一种温度和环境。

所以在得知这个周末气温下降,甚至可能会有大雪的时候,我并没有丝毫的忧郁。计划当然要照常。也许,这种检验更有价值。

然而因为误入部队,一切全然泡汤。很是郁闷!

下山的时候,老树等人问我,这条线以后还有必要来吗?言外之意,没多大意思。

确实,双顶山除了一个518的海拔,实在没有什么特点,山势比较单薄,支脉少,坡度大,山脊窄,露营地难寻,再加上大连地区最普通的土质山体,甚至因为走向而导致的积雪的不丰厚,这些都难以让人产生重走它的冲动。

除了驴伴,大家对线路一定是有所期待的吧。我在想,大家喜欢走什么样的线呢?

露营地丰富?山势漂亮?水源充足?知名度高?陌生环境?还是有诸如积雪丰厚、野果众多、山花浪漫等特点?

除了02年夏跟大郎去过一次天门山03年初跟笨笨走过一次老黑山以外,剩下的地方都是和身边常在一起的驴子们一同走过的。关于路线,有的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可听来的路线毕竟有限,于是后来,有很多是从地图上找来的。比如偏石脸子、比如老平台、比如一面山、比如高丽城……然而,能够留在大家记忆中的又有几个?

我没有直接回答老树的问题,因为感觉跟大家的关注点并不不同。

做个比较,鸟重复去了几次的雪帽山穿越跟我在04年初做的高丽城山穿越。那是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山脊,雪帽山踞东北,是一个差转站不让上,高丽城山踞西南,山势险峻负重难以攀登。这两个八百多米的山峰之间是条绵延数公里的六七百米的山脊。

几次的穿越都是在冬季,几次的穿越都没有登顶这两座山的任何一个主峰,几次都是走在中间这条山脊以及相连的支脉上。

差别仅仅是:所谓雪帽山穿越是北坡上的,露营在北侧山沟里,积雪丰厚;所谓高丽城穿越是从南坡上的,露营在狭窄的山脊上,道路不很明显,感觉上灰尘有点大。对这两条线,大家的评价迥然不同。而这种差异,是在之前进行选线时,根本无法预料的。

(能/可能/还能)去哪里爬山?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都有过。我原以为自己思路清晰的,现在,却也迷惑了。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以下是引用老九在2005-2-2 23:27:13的发言:

下车出发

穿过村中的石桥

由北路进山,到处残雪皑皑

阴面的积雪还是很厚的 大家踏雪而行 翻过第一个垭口 小憩

阴面的山

再来张阳面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