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发现很多tx不会调包,很是惊讶!买包的时候,商家应该多少讲一讲的,或者大家在买包的时候,总应该有个试背的过程的,顺便就该把调包学会的。

看到这么多的跟帖,才发现关于调包、关于打包,原来还存在这么多的不同认识。

毕竟是负重行走,好的重心调整、背负调整,都只是延缓累的感觉来的时间罢了,久了,怎么都会累。

曾经以为自己的认识是对的,于是到处宣扬,但却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在可能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多试试几种打法吧,找出适合自己的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22:52:49编辑过]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说起背包的调节,忽然想起了jacky,想起了小五台的第五天上午的东沟下撤。

很久以前就看到jacky的背包调节跟我的差异较大,我的习惯是:尽可能让背包与身体贴在一起,让背包的重心靠近后背,这样就有可能达到人包一体的感觉,晃动小,稳定性大,同时避免力量的损耗。

而jacky得调节习惯是(我理解的):让背包和身体有一定的距离,包和身体相对分散。他说,这样省力。

也许在山路的穿越中这样做确实省力(否则,Jacky也不会习惯这种打法这么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打法不适合过河。包的重心距离身体太远,除了负重,还要用一部分力气去做中心的平衡,真的反而更累。

在那天上午的穿越中,jacky的多次过河湿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看看图中,小J的瘦弱,以及背包的硕大!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