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界有关人士认为,目前民间户外救援所能起到的作用其实并不大,户外救援机制仍需完善。
盲目自信埋下安全隐患
有“新疆户外第一人”之称的王铁男说,盲目自信、准备不足通常是户外运动出险的主因。
这个“十一”黄金周,险情依然不断。10月1日,浙江省温岭市一位村民林新法独自攀爬石夫人山被困山顶长达15个小时。在用热气球、消防抛绳枪、搭脚手架等方式施救未果后,2日早上7时58分,施救人员从宁波调来直升机,才将其营救下山。
3日,19岁的潍坊小伙陈某为逃票进崂山被困悬崖,三四十名公安消防官兵一起努力才将陈某安全救出。
同日傍晚,5名外出游玩的大学生结伴出游时,因估计不足,被上涨的海水围困于厦门鼓浪屿附近一块礁石上,厦门海警三支队官兵和附近渔民紧急出动救援……
在此之前的“五一”黄金周,31名游客在新疆车师古道走失4天,当地政府动用了上百名武警官员等救援,几十名户外组织成员也参与其中;北京自助游客内蒙古沙漠遇险,也导致动用了当地政府大量资源。 动辄出现的险情,使原本休闲的自助游隐含了冒险的意味,而不完善的户外救援机制则更令人堪忧。
户外救援谁来买单
“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为高昂的救援成本买单。”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主席王铁男说,“从长期发展来看,救援不可能是义务的。”由于意外事件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救援本身就蕴藏着高风险。
登山可以算是危险性最高的户外活动了,救援成本也往往较高,新疆最著名的一次救援是博格达峰大救援。1998年8月,3名香港队员在攀登博格达峰时失踪,组织者香港岳峰攀石会向新疆登山协会求救,新疆登协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刚刚首登博格达峰归来的乌鲁木齐登协,王铁男是救援队员之一。因天气突变,救援队员上山搜寻受阻,最后甚至动用了军方的黑鹰直升机搜寻未果。
第二年,由华藏山社发起人杨本华牵头组成的海峡两岸和香港联合登山搜寻队30余名队员再次出发,终于找到了那三名登山队员的遗物。不惧危险、积极搜寻遇难同胞的壮举在全球华人圈内引起巨大反响。
王铁男说,两次搜寻成本相当高,组织者花费不菲。新疆最大户外运动网站——小羊军团创始人杨军基本同意王铁男的说法:“我们组织山友户外救援队,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出人出力不出钱。”
他说:“我们本来就是义务救援,但不能让救援队员自己倒贴,这也是长期发展所必须注意的原则。”救援队员大多是经验丰富的山友和“驴友”,一旦有人遇险,救援队员可在最快时间组织营救。但由于是义务服务组织,期间产生的交通、医疗、食宿等费用必须得由求救方负担。今年“五一”31名游客在车师古道失踪时,新疆山友户外救援队接到组织方的求救后,迅速奔赴吐鲁番,参与进山搜寻,一来一去花了大约2000元钱,均由俱乐部承担。
为了强调公益性,救援队召集队员采取自愿制,并募集基金采购了大量救援装备。
相比而言,自驾游救援体系较为完善。由于车辆自身的特殊性,通常都已保了险。“集体出行难免会发生意外,车友开车技术有高有低,我们尽可能带上钢丝绳以防意外。如果自己解决不了,我们会尽量与当地车友或保险公司联系,找人联系汽车维修厂过来拖车,同行的车友也会自觉提供帮助。”新疆丝路车友网站领队三木说。
政府救援仍应是主要力量
“量力而行”是王铁男通常劝诫户外游客的一句话,这对救援者也同样重要。
就算是专业登山人员,在户外也难免会有危险发生。前乌鲁木齐登山探险协会主席董务新在夏塔探险中遇难;性情温和、酷爱登山的新疆人关燕失足滑坠遇难,令认识他的人唏嘘不已。对痴迷的户外探险者而言,埋骨户外也许是最好的终点。但懂得进退、保证安全仍是户外游第一要义。
杨军说,目前新疆山友户外救援队百余名经验丰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已做好准备,“十一”期间一旦收到户外运动者的遇险求救信号,将使用无线电、滑翔伞、野外地图与卫星定位系统等设备,选择合适路线前往搜救。
有十几年登山经验、参加过若干救援活动的王铁男则认为,相比较越来越大的自助游人群,目前民间户外救援力量仍显薄弱,政府力量仍应是救援的主要力量。
他举例说,在今年“五一”车师古道的救援中,虽然各路民间力量也有参与,但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调动公共资源,真正达到安全救援的目的。对民间救援力量的兴起,王铁男认为“有总比没有好”,但他强调说如果救援成本高昂,组织者或遇难家属付不起怎么办?再者,目前真正有经验的人并不多,要想救援,得先提高自己的户外生存能力。比如登山这种高难度的户外运动,在新疆可以施救的人不过十人左右,贸然施救既无益于自己也无益于他人。
他说,国外有专业的救援队,资金主要由社会募集而来,各项制度也很完善,这是户外游成熟的表现。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国内户外运动也在日臻成熟中。在目前情况下,户外游组织者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自助游参与者的安全意识,量力而行;其次是出行前组织者应该培训遇险自救的方法;最后,一旦遇险应及时设法通知当地政府,争取有效营救时间。
欢迎光临 大连穿越者户外论坛 (http://bbs.trekker.cn/)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