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装备者 作者:赵本山
在 Gearer 上,我就不介绍 Stephenson's 的背景资料和历史了,感兴趣的自己 google。我就是去年看到了“点说帐篷“这个超级毒帖,才对该帐篷怦然心动。几经辗转,终于到手。
单说这个帐篷:
Warmlite 2R,双人双层四季,重量- 2.75 磅(1.27公斤),实际重量没有称,应该不会差太多
选项:选购了 large door 和 wind stablizer 内部防风绳,颜色选择了 Gold
对于该帐篷,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a) 材料
帐篷材料第一眼看上去相当脆弱,貌似半透明的糖纸,摸上去滑溜溜的还哗啦哗啦直响, 30D 防撕裂涂硅尼龙,(其官方网站)”用作降落伞和热气球的材料“。由于是手工制作,有许多颜色可供选择,这款的颜色选择了金色。内帐尼龙具有铝涂层,可以反射内部热量,这也是为什么 Warmlite 要比其他帐篷 “warm” 的原因。帐杆使用的是 7178 T6 铝合金预成型帐杆,直径达到了 5/8 英寸,即 15.8mm,而且是….镀金的?! Faint …..。从下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帐杆和 BD Firstlight 帐篷所使用的 DAC 8.84 mm 帐杆的对比:粗就一个字啊。
参见下图
Warmlite 15.8mm 帐杆对比 DAC 8.84mm 帐杆(BD Firstlight)
半透明的外帐,使用 30D 涂硅尼龙
b) 重量
标准重量是1.27 公斤,轻若无物。不过在接缝处没有压胶,涂胶后重量将略有增加。
c) 结构特点
隧道帐,一高一低的结构,长度达到 3.4m,最宽处为 1.5m,最高为 1.04m。可轻松容纳两人以及装备,必要时容纳 3 人也没有问题。(事实上,在本次实地测试中,我们三人一直在帐篷中涮肉)。
内部空间,可以看到头部气窗
参见下图:
Warmlite 在中台
d) 附件备品
随包装带了一管硅胶,用户可以自己涂在接缝处。没有地布和地丁,因为在高海拔和极地地区,可以不用地布,而地丁可以使用冰锥、冰镐或者滑雪板代替,也可以栓在岩石上。
本次地布使用了忘了哪位 Gearer 推荐的特卫强 (Tevyk),感觉不错,另帖再述。
2. 实地测试
5 月 2 日- 3 日, 小五台西-中-西沟路线。
扎营地点三叉,阴天,大风,微雪,晚上风力加大。
a) 易搭建性
搭建非常容易,帐篷的内外帐是缝合在一起的,只需要把一长一短两根帐杆一边组合一边穿入 pole sleeve 即可。实际搭建时间,一个人只需要几分钟即可搞定。该帐篷虽然不能自立,可是只需要 3 个地丁即可固定,而大部分自立帐篷都需要至少 4 个地丁,要稳固则需要 8 个甚至更多地丁,但是 Warmlite 只需要三个,如果需要拉上内部防风绳,则最多 5 个地丁足够。次日在中台搭建,更为快速,基本在 5 分钟以内即可完成。
头部只需要一个地丁就可以固定,只要把它栓结实了,后面很容易搭建。
见下图:内帐,已经事先与外帐缝合在一起的内帐,具有铝涂层
b) 防风性
根据 Warmlite 官方数据, 其帐篷可以抵御 95 mph (152公里)的风速,如果使用内部防风绳,则可以抵御 160 mph (256公里)的风速,而大部分帐篷在 60 mph (96 公里) 就已经垮掉了。其防风性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大风下的易搭建性。我们都有过大风中搭建帐篷的痛苦经历,常常是帐篷还未成型就被吹翻,或者干脆无法树立起来,如果没有多人配合,情况更糟。Warmlite 的独特之处在于,只要在搭建时把第一颗地丁固定好,后面的穿杆等工作完全不受大风的影响,而风甚至可以帮助你对准方向,并且把帐篷立起来!
Warmlite 在三叉营地
本次在小五台三叉搭建的时候就刮着猛烈的大风,但是帐篷很轻松地就搭建起来了,没有受到风的影响。当然,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坐在地上进行穿帐杆的工作。其实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小心防止地布被吹走的工作上。
入夜时小五三叉狂风怒吼,真是测试帐篷的好地方!Warmlite 很稳,毕竟相对于它的抗风性能,两百多公里的风速已经是自然界罕见, 这里的风只是小菜一碟。唯一不足是内外帐有拍打的现象,发出了一些噪音,睡觉轻的朋友可能要影响休息。(其中的原因,官方解释为:为了应对高海拔低温条件下的热胀冷缩,内帐有意做的比较松,这样在低温环境下即可正常绷紧)。
内部防风绳,拉紧后可大大增强帐篷的抗风性
c) 通风性
Warmlite 2R 帐篷共有 3 个通风口,头部(暂且称之为头部)底下一个,尾部(即门所在方向)上下各一个,都可以从内部关闭、打开。由于在迎风的头部下面开了通风口(感觉象 F-16 的机腹进气道),空气进可以从帐篷前部进入,从尾部两个通风口排出,建立良好的对流。
头部气窗,可以用拉绳从内部开、关
尾部气窗,可以用拉链从内部开、关
帐篷在中部为双层,两头的锥形部分为单层。本次我们三人在帐篷中涮肉,可谓雾气缭绕,但是帐篷中部没有明显的结露现象。后期由于将一个睡袋扔在帐篷前部,堵塞了通风孔,造成尾部单层部分出现了明显的结露。恢复头部通风孔,用毛巾擦拭尾部结露部分,开门通风,几分钟后结露消失。
d) 防水性能
本地未下雨!
就材料来说,Warmlite 使用的涂硅尼龙在防水方面毫无问题,潜在的水患来自接缝。Warmlite 出厂时是没有接缝压胶的,需要用随附的硅胶将接缝涂好。说明书里有关于如何涂胶的知道。这方面,帐篷的防水性就要看用户自己是否足够仔细了,good luck!
e) 空间舒适型
1.5 m 的宽度,已经达到了很多三人帐的标准宽度,而 3.4 m 的长度,更可以把装备扔在一头,人睡在另一头。头部空间也十分充裕,上面提过三人涮肉没有任何问题。门的设计也是很容易进出,绝对不需要象很多带门厅的高山帐那样钻狗洞。
唯一的一点不舒适性:涂硅帐底很滑,如果营地不平的话,睡在上面会逐渐滑到一边去。说明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在帐底涂少量的硅胶,凝固后可增加帐底的摩擦力。
总结:
对于这样一款帐篷,在欧美各大户外网站都可以看到诸多资深 Gearer 甚至是 Mountaineer 的好评与极力推荐,对此我还有什么可总结的呢?该帐篷虽然看上去摸上去都很脆弱,但是:有个写于 2004 年的 review,作者也是一个老驴,他的 warmlite 2R 是在 1979 年买的,2004 年还在用!(已经用了几百个日夜,并不是束之高阁)
Stephenson’s Warmlite 是一款轻量、高强度、适合恶劣环境的高端帐篷,在许多方面具有独到甚至是极端的设计,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